新东方,株洲新东方
  您的位置:株洲首页 >> 新闻 >> 详细新闻
2010高考英语湖南卷阅读理解专项解析2
时间:2010-07-01  作者:优能中学英语 肖锦琨  来源:优能中学英语 点击量:
 

2010年是新课标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因此在这次考试之前不断有各种人提出不同的猜想,这些猜想在本次高考中间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猜想一:关于高考文章的长度问题

由于年初教育厅公布的考试规则中间首次将沿用了4年的四篇阅读选项题加一篇阅读问答题替换成了三篇阅读选项提加一篇阅读问答题,而高考总的时间不变,因此如果需要满足高考的难度平衡,则必须要求高考文章长度的增加,通过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在2009年高考的平均词数为340词,2010年高考题的平均词数为360词,我们发现仅有少量的增加,但是考虑到这是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因此我们必须更好的加强词汇功底的训练,希望能够适应之后不断加大的词数要求

猜想二:关于高考文章的题材问题

从2006年高考开始,高考阅读文章题材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一片“议论文和说明文统治江山”局面,而这种题材上的稳定保证了学生阅读方法的稳定,通过我在课堂上面所讲述的“结构式阅读法”可以非常清晰的应对此类文章,通过对2010年高考的分析我们惊喜的发现,除了第一篇文章是应用文体之外,其他文章均保持了这一趋势,正好印证了我们对于高考文章的分析

猜想三:关于高考题型变化的问题

对于这几年高考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考题目出题不断趋于稳定,通过统计可以得到,在2010年高考中间一共出现了3道主旨题和12道细节题,基本保持和文章对应一致,对于主旨题的解法,只要掌握了“三出现原则”,三道题目错误的几率几乎为零,对于文章的把握程度也不需要很高,因此主旨题成为我们的一大拿分项目。而细节题以直接细节题为主,没有出现之前让我们非常难以解决的分散细节题,而同学们最难把握的推测题通过掌握了我们的“似是而非原则”也能够轻易的解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湖南卷高考对于出题稳定性的把握

2010年已经落幕,2011年高考我们在不断准备着,而高考阅读这一高考的拿分大项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变动特征,所以我们可以自信的保证在这一分项上面分数获得。

(编辑:彭志强)

 

【我要评论】打印】【关闭